橙黄橘绿,四季甜时
今日阴,有小雨。
读书后的一篇记。
——都将焉予
读书
这两天一直在找一本书的资源,名叫 《橙黄橘绿半甜时》 。
大致内容是按一年四季,汇集的近现代名家的散文,比如老舍,郁达夫,季羡林,史铁生等。
我是在 京东读书 上看到的,一直在推给我。迟了几天,终于想着点开来看看。
简介里写着名称的由来,“,。”
此句出自苏轼的《赠刘景文》,讲得是秋冬交际之景,虽是荷尽菊残,但得橙黄橘绿,正是好时节。
找寻
只是可惜,京东读书 里居然不是会员免费读的作品。
于是,本着白嫖的思想,去网上找找电子版的资源,但是搜了半天也没有。在 Z-Library 里,也没有。
最后,我在 QQ 阅读 上找到。因为我也有 QQ 阅读 的会员,只是一般不在上面看这种出版的书籍。幸好,QQ 阅读 里这个作品是会员免费读的。不过,它存在一个缺点,那就是不能换自定义字体。而上面给出的字体,相对都不太喜欢。
但总之呢,有得读就好了。
有知
粗略的看了下目录,书里按——“春夜宴桃李”,“山中无暑事”,“人闲桂花落”,“松枝碎玉声”——分别对应春、夏、秋、冬,划分成四个章节。依次地,领略名家大师眼中的四季。
目前,我只读了“春夜宴桃李•春”的几篇。最喜的还是周作人的 《北平的春天》。
庚子年三月十六日的日记云:
晨坐船出东郭门,挽纤行十里,至绕门山,今称东湖,为陶心云先生所创修,堤计长二百丈,皆植千叶桃垂柳及女贞子各树,游人颇多。
又三十里至富盛埠,乘兜轿过市行三里许,越岭,约千余级。山上映山红、牛郎花甚多,又有蕉藤数株,着花蔚蓝色,状如豆花,结实即刀豆也,可入药。
路旁皆竹林,竹萌之出土者粗于碗口而长仅二三寸,颇为可观。忽闻有声如鸡鸣,阁阁然,山谷皆响,问之轿夫,云系雉鸡叫也。
又二里许过一溪,阔数丈,水没及骭,舁者乱流而渡,水中圆石颗颗,大如鹅卵,整洁可喜。
行一二里至墓所,松柏夹道,颇称闳壮。
方祭时,小雨簌簌落衣袂间,幸即晴霁。
下山午餐,下午开船。将进城门,忽天色如墨,雷电并作,大雨倾注,至家不息。
人在春天却只是懒散,雅人称曰春困,这似乎是别一种表示。所以北平到底还是有它的春天,不过太慌张一点了,又欠腴润一点,叫人有时来不及尝它的味儿,有时尝了觉得稍枯燥了,虽然名字还叫作春天,但是实在就把它当作冬的尾,要不然便是夏的头,反正这两者在表面上虽差得远,实际上对于不大承认它是春天原是一样的。
有行
记得在 《夏丏尊刘薰宇讲文章作法》 中提,记事文以记叙经验为目的,或目见,或耳闻,或参考书籍,将所得材料按适当的次序排列起来。取舍整理,连缀起来,就成文章。
上述第一部分,显然极具教学参考。从坐船出门,至湖,至埠,登山,过林。整洁有序,行文优美。徐徐文字中,似是与作者比肩同游,感同身受。
我也是最近开始学习写作的,许是从不出门,经历不足,再加读书甚少,学识匮乏,难免脑中空空。多读这些名家前辈的作品,看看他们的所思所想,落笔着墨,觉得自己也生出不少力量。
多读了书,是为有知;再落笔写,是为有行。
这就是所谓生之而有意义的事吧。